定增风波:丹化科技被诉证券虚假陈述,通辽金煤成“亏损黑洞”

元描述:丹化科技因2015年定增收购通辽金煤被诉证券虚假陈述,涉嫌夸大盈利预测,通辽金煤实际亏损超16亿元,定增机构损失惨重。

引言: 2015年,丹化科技斥资6.5亿元收购通辽金煤16.99%股权,却引发了近9年后的诉讼风波。吉林丰成顺,作为当年参与定增的机构之一,状告丹化科技涉嫌证券虚假陈述,要求赔偿1.33亿元。这场诉讼的背后,是通辽金煤持续亏损的现实与当年定增预案中“全球首创技术”和“高收益预期”的巨大反差。这起案件不仅引发了市场对上市公司定增真实性的质疑,也为投资者敲响了警钟,提醒他们警惕“高收益陷阱”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定增标的“变脸”:通辽金煤的亏损真相

通辽金煤,曾经被丹化科技描绘成掌握“全球首创煤制乙二醇技术”的“金矿”,但在定增完成后却陷入持续亏损的泥潭。 2015年至2023年,通辽金煤累计亏损超过16亿元,这与当年丹化科技在定增预案中对通辽金煤的“高收益预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年,丹化科技采用两种估值方法对通辽金煤进行评估:资产法和收益法。两种方法的估值结果相差近100%,最终选择了收益法,将通辽金煤近17%的股权作价6.5亿元。然而,通辽金煤的盈利能力远低于预期,不仅未能为丹化科技带来预期收益,反而成为一个巨大的“亏损黑洞”。

从通辽金煤的业绩数据来看,其亏损并非偶然,而是长期存在的问题。 2015年开始,通辽金煤便陷入亏损,2016年亏损更是高达2.21亿元。虽然2017年和2018年略有盈利,但随后又连续亏损,且亏损额逐年增加,2023年亏损高达4.62亿元。

定增预案的“迷雾”:丹化科技的“高收益陷阱”

除了通辽金煤的实际亏损与预期不符之外,丹化科技在定增预案中对通辽金煤的盈利预测也存在疑点。吉林丰成顺指责丹化科技在定增预案中存在虚假陈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股权定价缺少合理性分析: 定增预案对通辽金煤股权定价的合理性缺乏详细说明,未对资产评估价格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 收益法定价缺乏参数合理性说明: 定增预案中采用收益现值法进行定价,但未披露评估假设前提及相关参数的合理性,以及未来收益预测的谨慎性说明。
  • 项目效益测算存在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 定增预案中对乙二醇扩能技改项目的建设期、项目进展情况和效益测算等方面的披露信息存在问题。
  • 选取收益法定价依据不符合要求: 定增预案中对最终选取收益法评估结果作为定价依据的原因和合理性披露不符合相关规定。
  • 预测信息未充分风险提示: 定增预案中对通辽金煤的收入、利润和产量预测未对影响该预测实现的重要因素进行充分风险提示,所依据的假设明显不合理,与实际经营情况存在重大差异。

丹化科技则坚称,公司聘请了专业中介机构,定增项目获得了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不存在虚假陈述。 然而,通辽金煤持续亏损的事实和定增预案中存在的疑点,让投资者对丹化科技的解释产生了质疑。

“亏损黑洞”的警示:投资者需要警惕“高收益陷阱”

通辽金煤的“亏损黑洞”事件为投资者敲响了警钟,提醒他们警惕上市公司定增项目中的“高收益陷阱”。 投资者在参与定增项目时,需要认真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仔细阅读定增预案: 仔细阅读定增预案,关注项目标的的实际情况、盈利能力、风险提示等重要信息。
  • 关注评估方法和参数: 关注定增预案中采用的评估方法和参数是否合理,是否有足够的信息支持。
  • 了解项目效益测算的依据: 了解项目效益测算的依据,关注项目效益预测是否过于乐观,是否存在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
  • 关注上市公司的历史业绩: 了解上市公司的历史业绩,判断其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是否稳定。
  • 关注行业发展前景: 关注项目标的所属行业的市场前景,判断该行业是否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除了关注定增项目本身之外,投资者还需要关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定增项目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投资者需要保持警惕,不要被上市公司的“高收益承诺”所迷惑,要理性分析项目风险,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常见问题解答

1. 丹化科技为何要收购通辽金煤?

丹化科技收购通辽金煤的目的是为了拓展乙二醇生产业务,扩大市场份额。当时通辽金煤被宣传拥有“全球首创煤制乙二醇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丹化科技认为收购通辽金煤能够提升公司在乙二醇领域的竞争力。

2. 通辽金煤为何会持续亏损?

通辽金煤持续亏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煤炭价格波动、乙二醇市场竞争激烈、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管理效率低下等。

3. 吉林丰成顺为何会状告丹化科技?

吉林丰成顺认为丹化科技在定增预案中对通辽金煤的盈利预测存在虚假陈述,导致其投资亏损,因此提起诉讼要求赔偿。

4. 丹化科技能否成功应对诉讼?

丹化科技能否成功应对诉讼,目前还无法确定。最终结果取决于法院的判决。

5. 这起诉讼对丹化科技的未来发展有什么影响?

这起诉讼可能会对丹化科技的声誉和投资者信心造成负面影响,并可能影响其融资和业务发展。

6. 投资者参与定增项目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投资者参与定增项目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仔细阅读定增预案,关注项目标的的实际情况、盈利能力、风险提示等重要信息,关注评估方法和参数是否合理,了解项目效益测算的依据,关注上市公司的历史业绩,关注行业发展前景。

结论

丹化科技被诉证券虚假陈述,通辽金煤成“亏损黑洞”事件,再次引发了市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真实性的质疑。投资者需要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项目风险,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应根据自身情况,独立判断,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