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狂欢:降息过后,后市如何操作?

元描述: 央行降息后,债市迎来一波上涨行情。本文将深入分析降息对债市的影响,并结合基本面和技术面因素,探讨后市操作策略。

引言: 7月,债市在央行全面降息的利好消息推动下,迎来了一波强势上涨行情。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月内累计上涨1.36%,10年期累计上涨0.72%,5年期累计上涨0.51%,2年期累计上涨0.24%。降息过后,债市后市如何操作?哪些因素值得关注?本文将深入剖析债市行情,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降息利好刺激债市狂欢

2023年7月,央行全面降息,这一举措无疑为债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点燃了市场做多情绪。降息的直接影响是降低了借贷成本,刺激了市场资金流入债市,从而推动债券价格上涨,收益率下降。

基本面分析: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预期偏弱

7月公布的二季度国内实际GDP同比增长4.7%,不及预期,环比增长0.7%,折年率为2.83%,表明国内经济运行稳中有忧。同时,7月官方制造业PMI录得49.4,连续第3个月位于荣枯线下方,进一步佐证了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

价格方面,6月国内CPI同比增长0.2%,不及预期,PPI同比降幅缩窄至-0.8%,但环比增速回落至-0.2%,重回负增态势。这说明,虽然通胀水平总体保持低位,但通胀预期偏弱,且受到季节性因素和终端需求偏弱的影响,PPI回落至负增长。

货币政策先行,降息落地

在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预期偏弱的背景下,央行果断选择降息,以稳增长为首要目标。7月22日,央行公告称,OMO政策利率调降10bp,同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报价也下调10bp。降息落地,为债市提供了强劲的支撑,也表明了央行对稳增长的决心。

资金面分析:银行“缺长钱”压力缓解

降息后,国有大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相继宣布下调存款利率,同时,央行月末额外进行了一次MLF操作,净投放2000亿元中长期流动性,缓解了银行“缺长钱”压力,长债收益率随之补降。1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继下破2.2%、2.4%的关口,创出新低。

降息后,债市后市如何操作?

中短债收益率下行空间有限,长债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

政策利率调降后,临时正、逆回购构建的短端资金利率走廊在1.5%~2.2%,中短债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有限。但长债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随着长债收益率的快速回落,市场也在关注监管层的干预措施是否落地。目前,外部约束减轻、稳增长目标权重上升,市场对央行卖债存在分歧。即便央行开启二级市场卖债操作,基本面和“资产荒”局面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部分市场参与者认为卖债的实际影响有限。

操作建议:逢低短多为主,追高需谨慎

新一轮降息落地,部分市场参与者认为央行对长端收益率的“合意区间”下移,加速了近两日长债收益率的下行。跨月后资金价格回落预期和7月官方PMI数据小幅回落也对债市多头较为有利。

关注以下因素:

  • 政府债券供应情况:8月政府债券供应有望迎来年内高峰,需关注其对债市的影响。
  • 经济数据变化:密切关注经济数据变化,特别是PMI、CPI等数据的走势,判断经济增速及通胀预期变化情况。
  • 货币政策走向:密切关注央行货币政策走向,观察央行是否会继续降息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及降息幅度和节奏。
  • 监管层干预措施:关注监管层是否会出台干预措施,以及干预措施对债市的影响。

总结

降息为债市提供了强劲的支撑,但也要注意一些风险因素,例如政府债券供应增加、经济数据波动等。操作上建议以逢低短多为主,追高仍需谨慎。

常见问题解答

Q1:降息对债市的影响有哪些?

A1: 降息会降低借贷成本,刺激市场资金流入债市,从而推动债券价格上涨,收益率下降。

Q2:降息后,债市后市如何操作?

A2: 建议逢低短多为主,追高需谨慎。

Q3:哪些因素会影响债市后市?

A3: 政府债券供应情况、经济数据变化、货币政策走向、监管层干预措施等。

Q4:央行全面降息的意义何在?

A4: 央行全面降息旨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刺激经济增长。

Q5:债市未来会继续上涨吗?

A5: 债市未来走势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经济数据、货币政策、监管措施等。目前,降息对债市有积极影响,但未来走势仍需密切关注。

Q6:投资者该如何参与债市?

A6: 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债券基金、债券ETF等方式参与债市。

结论:

降息带动了债市上涨,但投资者需谨慎操作,关注相关风险因素,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